“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规划已经在紧锣密鼓制订中。近日,多家能源电力规划研究机构密集发布有关研究报告,对“十四五”能源形势进行了预测。
这些报告中提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观点,比如,未来水电开发潜力主要在西藏,水风光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抽水蓄能发展需求持续增加,功能定位也将呈现多样化。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1万亿-9.5万亿千瓦时区间。预计2025年整个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可以超过18%。而煤电被认为还需要适当的布局和发展。
水风光一体化发展将成重要路径
作为全国唯一承担水电、风电、太阳能(4.870,0.44,9.93%)光伏发电等技术归口管理工作的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10.630,0.17,1.63%)(下称水电总院)7月22日发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9》,也对2020年及中远期行业发展进行了趋势展望。
水电总院副院长易跃春指出,2020年及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在生态优先前提下积极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未来水电开发潜力主要在西藏,伴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水风光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二是抽水蓄能发展需求持续增加,“十四五”期间投产规模有望提速,功能定位也将呈现多样化。三是风电发电成本和上网电价仍将持续下降,部分平价风电基地有序推动。四是光伏发电将成为上网电价最低、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式。五是生物质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产业化发展,其中非电利用、分布式开发将是未来的重点发展路径之一。六是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重点体现在浅层地热供暖(供冷)的分布式大型化发展、中深层地热供暖的商业化开发模式推广、以及“地热能+”的广泛应用等。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到了水电和风光协同发展、抽水蓄能需求持续增加以及功能定位多样化。
全社会用电量将突破9万亿千瓦时
电力规划设计行业的“国家队”——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下称电规总院)7月30日发布了《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9》、《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19》。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规划研究部主任刘世宇表示,“十四五”是新时代的开局五年,新时代对各行各业的要求都是统一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下,电力工业在新时代中必须要重点解决好安全、绿色、高效三个方面的核心要素。“我们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将安全、绿色、高效三者形成统一辩证的有机整体,必须做到统筹协调。”
他介绍了电规总院对于“十四五”电力发展趋势的初步研判。“‘十四五’首先要解决安全问题,必须要建立一个电力综合安全的保障体系,守牢安全发展的底线。从过去来看,电力工业的安全保障侧重于预测需求侧的负荷电量,然后安排生产侧的电源和电网建设,往往忽略了负荷侧对于安全保障的重要作用。在‘十四五’这五年,我们会重点调动电源侧、电网侧跟负荷侧三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形成一个高效安全保障体系。”
其次,绿色发展始终是能源电力发展的总体方向。刘世宇表示,“十四五”期间建议仍然坚定不移地有效提升新能源发电量占电力系统电量的比重。新能源要从注重装机、注重系统消纳能力进行转变,优化新能源发展布局,同时要配合新能源的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系统调节能力,为新能源的并网消纳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三方面是效率。需要以创新引领电力系统的整体转型升级,坚持高效发展路线。他表示,“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和生产体系来推动整个电力系统总体效率的提升。”
电规总院还提供了几个量化预测指标。如,对未来五年全国电力需求进行了初步研判后认为,即便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此基础上初步预计,五年后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1万亿-9.5万亿千瓦时区间。此外,预计2025年整个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可以超过18%。
电力规划总院能源研究所所长陈铮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需求增速放缓,供需形势总体宽松。他预计,“十四五”期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2.5%,【国网考试招聘报名电话:158-3221-6191】,低于“十三五”前四年3.1%的年均增速,到2025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预计达到54.6亿吨标准煤。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电力消费年均增速4.2%左右,低于“十三五”前四年5.6%的年均增速。
对行业很关注的尖峰负荷问题,【国网入职培训报名电话:158-3221-6191】,电规总院根据全国各地区、省份不同的产业结构,用电结构特征,电力市场化推进程度进行了分批预测,认为未来五年我国尖峰负荷的控制规模有望达到5000万千瓦。
煤电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