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培训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国网培训新闻 > 国网培训动态 >

国家电网培训需要注意什么2015国家电网财会类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来源:电网招聘|国家电网招聘|电力行业培训 作者:国网培训|国网培训班|电力培训 发布时间:2019-10-11 05:23

中公国企招聘网为您提供招聘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历年试题等,欢迎大家收藏(ctrl+D),提示您,2015国家电网财会类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已经发布,中公国企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详情如下:(更多相关招聘信息尽在微信公众号:gqzpks

编辑推荐

国企招聘考试交流群: 147566664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公暑期培训班开讲啦

 考点一: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及来源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一般包括对初始分录的记录和支持性记录,如支票、电子资金转账记录、发票、合同、总账、明细账、记账凭证和未在记账凭证中挂帅的对财务报表的其他调整,以及支持成本分配、计算、调节和披露的手工计算表和电子数据表。

其他信息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有关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信息、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环境的其他信息等。

(二)审计证据的来源

按照证据的来源分类,可以将审计证据分为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两类。

1、内部证据

内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管理层的声明书以及其他各种由被审计单位编制和提供的有关书面文件。

按照证据的处理过程,可以将内部证据进一步划分为:

(1)只在审计客户内部流转的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各种账簿资料、管理制度、董事会决议、最高管理当局声明书以及其他各种有关的书面文件等。

(2)由被审计单位产生,但在被审计单位外部流传,并获得其他单位和个人承认的内部证据,如销售发票、付款支票等。

一般而言,内部证据不如外部证据可靠,但如果内部证据在外部流转,并得到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承认,则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其内部证据的可靠程度较高。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不健全,则审计师就不能过分信赖获取的内部证据。

2、外部证据

外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士编制的书面证据。按照证据的处理过程,可以将外部证据进一步划分为:

(1)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并由其直接递交给审计师的外部证据。此类证据排除了伪造、更改凭证或业务记录的可能性,因而其证明力最强。

(2)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但由被审计单位持有并提交审计师的局面证据如银行对账单、购货发票、顾客订购单、有关的契约、合同等。

(3)由审计师为证明某个事项而自己动手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或自行观察获取的证据。这类证据也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二、认定与审计证据

(一)认定的含义

所谓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则是隐含表达的。

(二)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运用

管理层的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审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将管理层的认定运用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以及列报,就形成了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的具体审计目标。审计师应当详细运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与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三、审计证据的数量与质量特征

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个基本特征。审计准则规定:"审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审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支持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因此,它是审计师为形成审计意见所需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主要与审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是建立在足够数量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的,但并不是说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越好,为了进行有效率、有效益的审计,审计师通常把需要足够数量证据的范围降低到最低限度。

审计师判断证据是否充分,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审计风险

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

审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经验

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

审计证据质量

总体规模与特征

(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